余姚市银辉志愿服务最佳案例选登(二)
发布日期:2024-06-17  15:08访问次数:字体:[ ]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银耀四明”品牌,积极挖掘银色人才宝贵资源,探索引导银色人才发挥作用的新思路,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银辉志愿服务优秀案例。为充分展示优秀成果,凝聚更多银辉力量,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多元化发展,特推出余姚市银辉志愿服务最佳案例选登专辑,敬请关注。

 

永葆军人本色  展现老兵风采

--余姚下菱社区银辉志愿服务大队党支部

余姚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自成立以来组建了宣讲、调解、医疗、应急等4个服务团队,共有退役老兵志愿者50余人,平均年龄超60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以下菱社区为主要基地,汇聚银辉志愿者力量,发扬志愿奉献精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了退役军人风采。

 

一、做好“讲解员”,致力红色宣讲活动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致力于红色教育,队长姜荣华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省模范退役军人,带病参加志愿服务,多年来累计宣讲1200多场,受众人数达万余人。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团队组织开展感党恩系列讲座。积极开展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甬尚老兵宣讲团”走进“共富工坊”主题宣讲活动,宣讲退役军人群体在扎根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家乡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执政根基守护者、共同富裕带头人的精神典范,激励更多退役军人以多种途径链接共富资源,探索打造多方联动的“共富工坊”新平台,投身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团队关注对青少年的教育,在下菱社区坚持开办假日学校,寒暑假期间带领双职工子女做公益活动,宣讲老兵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还走进村、社区、学校、机关,今年以来已宣讲15场次。

 

二、化身“老娘舅”,用心用情化解矛盾

“老娘舅”调解团队是志愿服务队里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下菱社区面积大、人口多,民间纠纷也时有发生。世南西路沿街的餐饮店油烟、噪声问题,困扰居民多年。队长姜荣华召集了20户居民和餐饮店店主,会同城管、安监等部门工作人员,用“基层治理一起来”的模式,共同协商。经过十多次的上门协调,终于化解了这个难题,业主给“老娘舅”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老娘舅”调解团队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化解各类纠纷、矛盾1500余起。志愿者每日在社区值班,义务接待城区范围内的调解事务,开展志愿服务。年轻社工如此评价“老娘舅”:碰到一些棘手的居民纠纷、矛盾,有“老娘舅”在就感觉有了“主心骨”, 工作时胆也大了,调解纠纷的成功率也高了。

 

三、争当“公益人”,尽心尽力便民服务

据统计,目前下菱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30%左右。针对社区老年人众多的特点,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组建了医疗服务团队,由社区内退休的医护人员组成。每月的5日、15日、25日,开展家门口的义诊服务,至今已为社区居民服务1万余人次。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多次联合四明红心志愿服务队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去年组织开展庆祝“八一”、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为社区居民和老兵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四、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涌现了一批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的退役老兵。下菱社区银辉志愿者曹凤根同志从市综合执法局退休后,担任市抗癌协会负责人,一直为癌症病人服务,在省抗癌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表彰。在小区,他热心为业主服务,深受大家好评。退役军人李炎昌在人民检察院退休后到社区担任银辉支部委员。他发挥自己法律专业的优势,义务为社区居民担任法律顾问,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退役军人章苗康,退休后义务担任指导员,不辞辛苦奔走在农业第一线,为农业企业和农业养殖户服务,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退役军人叶嘉康退休后积极在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带领退役军人为创建文明城市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余姚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是市银辉志愿者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不褪色”的老兵本色和风采!

(供稿单位 下菱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