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升起的太阳
发布日期:2011-08-29  15:01访问次数:字体:[ ]

罗布泊升起的太阳

——回忆在核试验靶场战斗生活的片断

 

 

1958年,我们年轻的共和国还不满十岁,就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华民族以全新的面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极大仇视,它们虎视眈眈,想把年轻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靠小米加步枪打下了天下,再靠小米加步枪坐稳天下,绝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的。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建设要搞,人民生活要提高,国防也要加强。

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始,就开始了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到1955年已建立起一批科学试验设备,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发现一批铀矿藏,为核工业的创业和核武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由于有了这个基础,中央作出了创建核工业研究核武器的决策。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拉开了研制发展战略武器的序幕。

 

商丘步校撤编,建核试验靶场

 

河南商丘步兵学校,专门培养在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中战功显著的英雄们。中央军委决定商丘步校撤编,组建我国核武器试验基地。记得1958年春夏之交,组织上开始挑选基地人员,把数千名干部档案翻了个底朝天,筛了又筛,选了又选。我被确定后,领导还专门谈话,谈话中只讲工作光荣艰苦,要绝对保密等等,并没有明确是搞核试验。作为一名军人我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

当年8月一个夜晚,从步校营房悄悄地走出一批摘掉军徽、军衔的军官,从商丘火车站乘上闷罐专列神秘地消失在这块土地上,从郑州调头往西一直不停地前进。车厢里的人又激动又迷惑,这是去向何方?

经三天三夜的长途行军,火车突然在嘉峪关外的峡东站(现称柳园站)停下,车门拉开,这批年轻军官都争着跳下火车,第一眼看到只有几间土坯搭起的火车站调度室房子,周围全是沙石,没有任何树木。在统一指挥下,部队很快把行李装上汽车,马上就朝敦煌开去。在县城打前站接待工作组的安排下,迅速分散住进县城为部队腾出的机关宿舍、学校、民宅……县城每天发电到晚上8点就停止了。我们在陌生的住处点起了准备好的马灯或蜡烛,这样的生活一住就是大半年。

在敦煌的日子里,一方面组建部队,一方面开始核试验现场选址的勘察工作。在外出勘察执行任务中部队只带着干粮和水,顶着大风徒步前行。因都是沙漠,汽车无法行驶,勘察部队只能靠电台、指南针和敦煌指挥机关联系、辨别方向,经常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记得有一次为寻找一支勘察小分队,领导亲自带领了近200名官兵在戈壁滩上寻找了一夜,终于使迷路人员归队。敦煌是河西走廊,是著名的大风口,全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刮风,房间里整天是厚厚的一层灰。吃饭没有食堂,都是端着饭找空地,一碰上刮大风,吃得满嘴都是沙土。尽管勘察任务繁重,工作生活环境艰苦,但部队士气高涨,在部队住处经常可以听到高唱革命歌曲的声音,就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写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歌声鼓舞着核试验靶场的创业者,永远向太阳前进。

在敦煌期间,彭德怀、习仲勋等中央军委、国务院领导都曾到现场视察,并接见了机关干部作了重要讲话,使广大官兵极受鼓舞。后因核试验任务的需要,考虑到保护驰名中外佛教文化宝地莫高窟及当地居民的安全,1959年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转场到新疆马兰,建立核试验基地生活区。

 

共和国的版图,建新兴马兰村

 

马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巴州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近百万。“巴音郭楞”是蒙古语“富饶的流域”的意思。她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经过巴州境内,历史上西域三十六国,巴州就有十一国,使其数度成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州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四分之一,被称为“华夏第一大州”。

马兰基地东临甘肃敦煌,西连塔里木盆地,南靠阿尔金山,北接吐鲁番盆地,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1958年我们这些创业者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古楼兰,来到罗布泊腹地的这块土地上,以当地生长的一种淡紫色的小花的名字,给基地生活区取名为马兰村。

1959年初夏开始,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我国核试验基地初现雏形,她溶入了创业者勇于牺牲、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当时国家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施工条件相当差、气候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创业者们硬是用血肉托起了新兴的小城——马兰村。

马兰村处于茫茫的戈壁沙漠之中,千里无人烟,时常有大风沙,冬季零下近30度,夏季零上30-40度左右。过去人们形容“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那是真实情景的描写。初建时部队自己用手提肩杠从戈壁滩上捡回来胡杨树枯枝,搭起地窖式房子,遇上大风或冬季下雪,盖顶经常被刮走或压踏,规定的粮食标准,还要节约一部分支援边疆贫困少数民族。机关、连队食堂都组织人员在戈壁滩上狩猎,或到博斯滕湖打鱼补充食物。还要采集戈壁上生长的一种草子,经过炒熟磨成粉,掺到粮食里吃。开始缺乏素菜和副食供应,不少官兵都出现浮肿病,绝大部分人员便秘。由于干旱供水十分少,部队都是定量供应用水——每人一天一脸盆水,早洗脸晚洗脚,然后留着浇刚刚开荒的土地上种的菜。

为了保密,规定从1958年离开商丘到敦煌后转场新疆近一年半的时间,只允许给家人寄两封信报平安,写的信还要组织上审查,集中后带到北京去寄。广大创业者忍受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苦,个个都情绪高昂,勤勤恳恳为国防建设奉献青春。在部队营区或施工现场可以看到用戈壁上的卵石,摆起的豪言壮语、宣传标语,用捡回来的枯树枝野草、摘下的马兰花插上的“景观绿化带”。创业者们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向苍天大地,向祖国人民表示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对部队开展的文体活动,官兵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每个驻地都有自己制作的树干当球架的篮球场,门板拼的乒乓球台、黑板报,高唱革命歌曲的声音时常回荡在蘑菇云即将升起的地方。

马兰村的建成,为核武器试验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发展战略武器争取了宝贵时间。

196112月,美国的科罗拉间谍卫星辩认出了罗布泊基地,不过当时的美国人作梦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原子弹试验靶场。

 

火球就是命令,冲向核爆中心

 

经过马兰创业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63年我们已具备了核试验的初步条件。196410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及全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东方红”大型歌舞演出全体人员时,宣布了这个重要喜讯。那个不眠之夜,北京天安门、祖国大地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在马兰基地的参试部队全体官兵都有一种自豪感,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托起了罗布泊的太阳。

第一次爆炸实验任务圆满结束后,我们又用最短的时间进行了大气层氢弹、导弹、原子弹及地下核试验,使我国核武器试验以惊人的速度追超核大国,为世界和平的力量增加了重重的法码。当时陈毅外长风趣地说:“有了二弹一箭,我在外交上都感到腰杆硬啦!”

每次核试验任务,都以备战出发,模拟大、中城市在核战争条件下如何防护为目的,同时还要测试军队各种装备在核打击后的状态以及城镇各种防护措施。因此每次任务,中央各部委、各大军区、各军兵种进场参试人员达两三万人。同时在试验期间还要组织全军各级主要领导、各省市领导现场参观学习。记得有一次组织全国2200多个县领导到马兰,参观核试验执行任务时,我从接待名单中还查到浙江省各县以上领导名单,当时我们宁波各县、区名单也在其中。

北京时间1967617820,我国采用飞机空投航弹方式进行了氢弹试验。这次是用轰6飞机进行,要求氢弹在距地面2960高空爆炸,威力相当于330万吨TNT炸药的能量。这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成为继美国、前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为了完成每一次的试验任务,我负责组织战地鼓动组随核爆炸后回收取样部队以最快速度进入核爆心警界线,做好鼓动工作。因此鼓动组成员事先都要进行防化训练,穿上几十斤重的橡胶防护服,头戴防毒面具,每天训练结束,浑身是汗,穿着的防护靴都可以倒出不少汗水。我们参加训练后每次称体重都要减一斤左右。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改装专用广播车上不断检查设备和熟练掌握技能,并准备好各种宣传材料和场地移动大宣传牌。更重要是全组人员要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试验前,准备工作非常细致。记得前一天晚上,我因为任务压力大,又有些紧张,一整夜都失眠了。617清早5时,我们作好战前准备。630分进入离爆炸试验2500的待命坑道掩体。鼓动组要在爆炸后三秒出发直奔爆心。火球爆炸就是命令,我们以最快速度到达离爆炸中心1000的警戒线,布置好大量标语牌,迅速用自备发电机发电,播《东方红》、《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歌曲,播音员用坚定语音播出中央军委给参试人员的慰问信……以及编好的宣传材料。这时我们已经忘记这里是重核污染区,我们都把戴在头上的防护面具取下,为参试的科研人员、回收官兵拼命呐喊!

回忆当时从待命区出发,一路上看到爆心圆周5000之内布满了各种飞机、坦克、汽车、大炮,还有民用的各式建筑和大量猴子、兔子、狗等效应动物。11的军舰码头、火车站、北京地铁……。那场景真是太壮观了。在爆心警戒线短短30分钟,圆满完成宣传鼓动工作。回到防护安全检查站通过检查时发现,我们身上配戴的安全监测计量表早已超过标准。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我在基地多次进场执行任务。还记得在我国第一次核装置地上平面实验时,我参加了勘察定点到试验成功后回收核实验标本全过程。进洞回收任务特别危险,爆炸后的炕道里空气和地道放射性污染指数很高。为了安全,规定进洞人员要戴好各种防护用具,只能在洞内工作15分钟。参试人员没有一人受污染不超标的。“超标”这是对一个军人生死抉择的考验,但我们无怨无悔。当时参试部队流传一句话:“核计量超标,胜似长寿药”。我从194815岁时参加党的地下武装斗争,37年的军旅生涯,早就铸就了一个军人的钢铁意志。完成这次任务后,我们参试人员受到了通报嘉奖。

马兰现已建成新型原子城,它还在默默无闻地承担着加强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重任。2006年,我两次回新疆马兰重访,圆了我对第二故乡的思念之梦。

参加我国核试验基地建设的创业者,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士。

让我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作者:励  进,男,79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离休干部)